news
12月10日15:00,南阳市举行“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专题新闻发布会(县市区第七场)南召县专场。南召县主要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今天,我们举行“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县市区,第七场,很高兴邀请到南召县委书记方明洋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南召县“做强硬支撑 打造新高地 当好副中心城市建设主力军”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大家下午好!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南召的关心支持,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南召的有关情况!
南召县位于伏牛山腹地、南阳盆地北缘,总面积2818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17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2万人,山地丘陵占95%,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是个典型的资源大县、生态大县、旅游大县,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坚实、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今年以来,我们锚定市委“五聚五提”总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大力实施“项目立县、人才兴县、生态美县、民生惠县四大战略”,着力推动““工业振兴、旅游振兴、乡村振兴、城镇振兴、教育振兴五大振兴”,全力以赴抓项目、育龙头、延链条、壮集群,做强特色产业硬支撑,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高地,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今年前10个月,南召县生产总值增速全市第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增速全市第一,税收收入增速全市第一。
一是聚链成群,舞好工业龙头。南召县碳酸钙总储量约10亿吨,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碳酸钙生产基地。我们立足资源优势,把钙基新材料作为我县的工业主导产业,确立了打造“中国钙都”“中国水性涂料之都”的宏伟蓝图,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在延链、补链上攻坚突破,培育形成了集“矿山开采—粉体加工—建材、管材、涂料”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招引落地了三棵树、立邦、东方雨虹、中能建、新广源、中铁路港、安徽雷鸣科技等国际国内知名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入驻,使南召钙基新材料产业呈现新的行业龙头优势,成为全省13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年产值达到80亿元。我们上游的高端钙粉卖到5000多元一吨、食品级的卖到上万元一吨,下游的涂料、电缆、建材、管材等高端产品可卖到1-1.2万元一吨,产品附加值不断向中高端攀升。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将钙基新材料产业链拓展到铜基新材料领域,落地建设了奇佳实业、禹通电工、河南裕汇铜电工等一批大型龙头企业,矿石附加值由每吨150元提升到每吨4500元。
二是逐绿前行,打响农业品牌。南召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资源大县,辛夷、山茱萸、杜仲等产量占全国40%以上,玉兰种植面积全省第一,柞蚕养殖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我们做活做优“土特产”文章,唱“山歌”、念“林经”,走绿色路、打生态牌,创新“林蚕菌、林苗景、林药果、林养游”四个一体化发展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山区县依靠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致富的新路子。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继承、发展、利用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依托恒利康、联源生物等“链主”企业,打造“中国(南召)辛夷谷康养综合体”,形成“中药材种植—生物提取—酵素益生菌生产、生物饮片制剂”的产业链条,年产值达到30亿元。我们用好“中国柞蚕之乡”品牌名片,培育形成从育种—养蚕—蚕茧深加工—蚕丝地毯加工—蚕蛹保健品开发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条,一化性柞蚕成功认证中国地理标志,南召蚕丝地毯已经占据全球手工真丝地毯生产的八成市场份额。我们发挥“中国玉兰之乡”优势,积极探索“规划引领+科研合作+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培育玉兰名特优品种,建设“十大精品玉兰园”和“百公里玉兰长廊”,成为河南省唯一一个玉兰苗木产业化集群,全县以玉兰为主的苗木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从业人员达到11.5万人。
三是追新突破,融出文旅活力。南召县自然风光兼有“北雄南秀”之特色,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和质量均居省市前列。我们主动融入全省全市文旅发展大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山水、民宿、全域”三张新名片,“山城、水城、生态旅游城”的南召文旅品牌持续擦亮。我们不断提升“原生山水、远古南召”旅游能级,着力构建“一城、两翼、三大片区”的发展格局,与省文旅集团、宿描文旅、北京枕泉等大型文旅集团合作,谋划包装文旅康养项目34个、总投资66.1亿元,先后建成南阳长颈鹿欢乐世界等重大文旅项目,荣获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名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等称号。我们以“主题创意、民宿南召”为抓手,重点建设五朵山康养民宿集群、鸭河上河园创意民宿集群、伏牛山天池旅游度假区特色民宿集群,建成高端民宿300余套,九龙湖蓼花汀民宿、云上伴山民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甲级民宿和河南省“五星级民宿”。我们打造的“全域旅游、豫看南召”,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成了以玉兰生态观光园、玉兰博览园、国际花木城、唐庄万亩桃园、石头村、粮食川村为代表的农旅融合美丽观光园和示范村120多个,实现了抬眼即风景,处处皆景观。今年1-10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8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0.9亿元。
建设副中心城市,产业是脊梁,产业兴则市域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召县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五聚五提”为总抓手,全力打造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文旅名县,为“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作出南召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面,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请问南召县是如何谋划推进、破解制约,推动开发区实现突破性发展的?
近年来,我们聚力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好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进一步修订完善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产业规划,着力构建开发区现代产业新体系,为南召高质量发展做强硬支撑。
一是壮大主导产业集群。紧紧围绕新型建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上游粉体企业迭代升级,向高端化、精细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建设落地了型材、管材、板材、涂料、功能性母粒、可降解材料、铜基新材料等下游项目,截止11月底开发区已实现产值70亿元,营收70亿元。
二是培优育强龙头企业。支持立邦、三棵树、东方雨虹、恒利康、新广源等企业利用其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需要,投资新建产业项目,调整产品结构和产品方向,进一步扩大产能和规模。目前年营收1亿元以上企业达15家,5亿元以上企业3家,规上工业企业94家。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我们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引领行动,聚焦开发区主导产业,推动企业争创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目前,开发区有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成功创建了南阳市唯一一家“资源循环再生园”。
四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我们严格执行快审批、快供地、快开工、快建设、快达产、提效益“五快一提”工作法,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土地摘牌后31个工作日完成所有审批手续、重大招商项目签约后90天内开工建设,推动项目高质高效落地投产达效,今年开发区新开工的重药集团、飞龙电力、钰铜电工等项目11个,建成投产了万博新材料、祥迪新材料、鼎福产业园二期等项目10个,立邦、东方雨虹等企业均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发挥开发区的主引擎作用,尽快实现规模倍增、升星进位,力争创成一星级开发区。
南召县碳酸钙资源丰富,请您介绍一下,在钙基新材料方面,目前的现状和取得的成就有哪些?未来将如何推动这一产业持续做大做强?
南召县是碳酸钙资源大县,境内方解石总储量约10亿吨,可开发利用约6亿吨,方解石碳酸钙含量98%以上,白度93%以上,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碳酸钙矿产基地、全国四大优质碳酸钙生产基地之一,被中国无机盐协会命名为“中国碳酸钙产业基地县”。南召县现有方解石矿山3个,年产矿石900万吨,注册碳酸钙粉体企业242家,装机产能1300余万吨,年产180目—6000目普通重钙、纳米碳酸钙、改性碳酸钙等各类粉体950万吨,年产值达80亿元。
近年来,南召县立足资源优势,紧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7+28+N”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7+17”产业链群培育,着力培育钙基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在强链延链补链上攻坚突破。目前,绿色建材领域围绕立邦、三棵树、东方雨虹等国内知名企业已形成完整的闭环产业链,bwin必赢官方授权平台年产水性涂料、腻子粉等300余万吨;管材、塑料、包装材料等下游领域也正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下一步,南召县将在以下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钙基新材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实行县处级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头部企业负责人担任产业协会会长的“双长制”,聘请高水平团队编制钙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年规划,绘制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招商项目库、配套企业库,着力构建基础产业和技术研发高级化、中间产品优质化、市场拓展广泛化的现代产业链条新格局,力争“十五五”末,钙基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链条发展。进一步提升矿山产能和开采水平,制定完善矿石分级分类标准。进一步提升粉体高质化、高值化水平,重点发展水性涂料专用钙、包装材料专用钙、可降解塑料专用钙、透气膜专用钙、人造石专用钙等功能化粉体,以中能建、鑫泰、嘉诚、新广源等行业龙头为标杆,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招引一批国内、省内知名下游企业,形成链条较为多元、完整的产业体系。到“十五五”末,全县碳酸钙产业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10家以上,进入南阳企业50强榜单2家以上、进入河南省民营企业100强1家以上,形成南召县碳酸钙产业品牌和集群优势。
三是坚持转型升级,科技引领。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确保全县科技投入增速不低于经济社会发展增速。实施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以“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企业上云”为重点,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加速实施碳酸钙粉体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换代,逐步淘汰高耗能、低效益的“小散乱”作坊。至“十五五”末,全县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40家以上,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到3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以上,省级智能工厂(车间)达到15家以上,国家级智能工厂(车间)达到5家以上,省级绿色工厂达到20家以上,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7家以上。
四是坚持培优育强,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好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集聚和引领作用,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持续推进低效用地集中整治,全面推行开发区工业用地储备常态化以及工业“标准地”出让模式,积极推广工业租赁,建设“定制工厂”,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市场招商、行业协会招商,集中精力招大引强、招先引优、招新引特。到“十五五”末,开发区企业主营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
南召县在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成绩和举措?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特色产业就要当好“压舱石”。近年来,南召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立足林业资源优势,探索“林+蚕”“林+菌”“林+药”等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柞蚕、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一是以林养蚕,发展柞蚕产业。南召县是“中国柞蚕之乡”,拥有宜蚕柞坡150万亩,是全国一化柞蚕主产区。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柞坡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国家产业强镇、省柞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重点,深入推进院县共建示范县建设,鼓励引导广大林农和蚕户大力发展柞蚕养殖,培育壮大柞蚕基地,今年以来已放养蚕籽2680斤,产茧80万斤,产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一化性柞蚕已认证中国地理标志。
二是以林育菌,发展食用菌产业。南召县依托丰富的柞木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全县已培育3个食用菌生产专业乡镇、33个专业村、52家专业合作社,建成规模15万袋以上的种植基地25个,年产食用菌6.1万吨。今年以来,我县以梦源公司标准化菌棒生产线建设为重点,培育“南召富硒柞木香菇”区域品牌,香菇种植7500万袋,产值达到8亿元。
三是以林兴药,发展中药材产业。南召县立足“中国辛夷之乡”品牌优势,聚力发展道地特色中药材产业,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年产量近万吨,产值超8亿元,带动了30万林农致富。培育了恒利康科技、联源生物、华康艾叶、医之草药业等10多个药材加工企业,成功申报省级中药材示范基地4个、市级中药材示范基地7个,定制药园1个,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基地3个,发展专业合作社110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95个,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辛夷之乡”“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县”“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十强县”,马市坪乡、乔端镇被认定为南阳市首批中药材特色乡镇和区域中药材集散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工作举措,依托资源优势,全面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让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鼓起“钱袋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请介绍一下,南召县如何借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培育文旅产业,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南召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塑造,借助全市“宛美”旅游战略发展大势,聚焦中心城区山城、水城、生态旅游城的发展定位,着力构建“一城两翼三片区”的发展格局,“原生山水·远古南召”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是推动项目建设,强化产业支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完善全链条旅游要素保障和景点景区提质升级,建设上河园项目、孔老庄旅游度假区、伏牛天池景区等10个项目,总投资18.48亿元。“南阳长颈鹿欢乐世界”建成并开始试运营,五朵山景区已建设完成原乡康养高端民宿40套,孔老庄旅游度假区建成10座民宿小院并投入运营,完成河南伏牛天池文旅示范区游客中心建设等,增强了景区的综合吸引力与服务能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
二是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游客体验。秉持创新发展理念,积极引入多元旅游业态,全方位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在文旅融合方面,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长颈鹿欢乐世界”5D影院“完美世界”讲述了南召发展历史,以观影游玩的形式让历史文化鲜活起来。在体育旅游方面,充分利用自然山水优势,举办骑行挑战五朵山赛事,吸引了大量体育爱好者与专业选手参与。在赛事期间,还配套开展“非遗”进景区、特色美食节等活动,将体育赛事与旅游观光完美融合。在康养旅游方面,以五朵山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康养”,加大与南阳市中医院合作,共同成立了南阳市中医院协作医院,围绕五朵山中医康养服务站,不断培育壮大中医药康养民宿集群。此外,南召县还积极拓展亲子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井喷之势。
三是推介南召特色,打造核心品牌。南召县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并精心举办各类活动,举办元宵文化节、玉兰节、桃花节、花神节以及全市曲艺大赛等主题活动,奔赴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开展文旅宣传推介,持续保持热度。全县荣获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五朵山蓼花汀民宿被文旅部命名为全国甲级民宿,被省文旅厅命名为河南省首批“五星级民宿”,荣登央视新闻报道4次,大幅提升南召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以来,全县共接待游客8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45%。
下一步,南召县将持续巩固文旅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基础,丰富业态,优化环境和服务,充分激发产业活力,积极融入“宛美”旅游战略,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南召力量。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在要素保障方面,我们坚持“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利用“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在供给和保障两个方面进行合纵连横,做足文章,切实为产业发展、开发区建设和企业培育保驾护航,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一方面用有形之手横向发力,供给到位。这里的有形之手主要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供给。
一是切实保障土地林地供应。第一,加大土地供应。全力做好用地报批,保障省市重点项目需求,2024年,完成用地报批15个批次面积约1071亩,土地挂牌出让8宗约110亩,办理土地划拨手续16宗约436亩,办理土地协议出让22宗约20亩。第二,盘活闲置土地。以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2024年,完成批而未供任务28宗1120亩。第三,强化林地保障。每年使用林地指标达到100公顷以上,有效的保障我县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需要。
二是切实拓宽资金渠道。第一,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今年以来,我们共组织对接活动80余场,累计发放贷款约5.6亿元。第二,我们组织重点项目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项目,2024年到位资金5.12亿元,支持项目40个以上。第三,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供需两端发力,走访小微企业1678户,为381户小微企业授信近2亿元,为377户发放贷款1.9亿元。
三是切实做实人才保障。我们围绕钙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我们先后为企业引进博士人才8名。5年时间举办招聘活动40场,帮助企业招聘专业人才7300余名,把服务送到“家门口”,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另一方面用无形之手纵向发力,保障到位。这里的无形之手主要包括惠企政策的落实、营商环境的打造等。
一是落实好惠企政策。今年我们帮助奇佳实业和东方雨虹两家企业,申请到位了中央预算资金3491万元;帮助13家企业申报了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财政奖励资金250万元,3家企业申报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404万元,河南鑫泰钙业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争取项目资金123万元,等等。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今年我们拿出约550万元,来支持企业在科技研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投入。
二是加大企业服务力度。立足“万人助万企”平台,组织1139名包联干部,包联企业3845家,实现了各类市场主体全覆盖。实行了四大家领导分包制,一个重点项目一个工作专班,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此外,我们在产业园区设立“护航营商环境政法工作站”,公检法司派工作人员进驻,精准对接企业法务需求,护航企业发展。截至目前,我们南召县工业规上企业124家,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15家、超20亿元企业1家。1-10月份,我县工业用电量增长40.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工业增值税增长33.2%,这三项指标长期稳居全市第一。
三是大力优化政务服务。我们聚焦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和流程再造,2526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平均办事环节减到2至3个,承诺时限压缩到1.5个工作日。比如,我们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建立“验收即办证”联动机制,实现“半天拿四证”超前服务。再比如,推广“交房即发证”服务模式,免收小微企业及非住宅类不动产转移登记费用等。2023年,我们县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居全省103个县(市)第33位。
下一步,我们将在要素保障的机制方面持续发力,建立提升要素保障专班,建立工作台账,想尽一切办法为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做好保障,为推进南召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谢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它需要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后,与南召县委宣传部联系,进一步采访了解。
最后,再次谢谢方书记和各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也感谢各位记者的积极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