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3月19日,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未来农业产融对话会场,慧诺云谱(海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国内首创的“云谱植物表型AIoT系列智能装备”的第三款产品——“产业版”植物表型物联网,吸引了参会人员的眼球,受到强烈关注。
据了解,云谱植物表型AIoT系列智能装备是一项诞生于崖州湾科技城的原创产品,能够利用光谱技术在农田、大棚里“持续为作物体检”,同时记录作物生长的环境因子变化。该项技术历经三年的技术探索、研发与示范推广,从北大荒到新疆、从寿光到青海、从云南到海南,成果在广袤大地上扎根、应用,包括崖州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大荒信息公司、寿光蔬菜种业集团、博瑞迪、良科种业、东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丽水农林科学研究院、北京新锐恒丰、北京天丰智慧、上海丰伟果蔬、海南雅丹农、海南热科优品、寿光众旺果蔬等科研和产业单位,针对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番茄、火龙果、南瓜、绿叶菜、花生等作物开展了场景构建与试验,得到了用户一致好评和认可,经受市场检验,为智慧农业提供了新的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
“我们从2020年启动‘拓产业之路’研发计划,历经两年预研打通所有技术难点,并于2022年开始在科技城落户启动产品化进程,先后发布‘旗舰版’和‘精灵版’两个型号,获得2项授权发明专利和6项软件著作权,在2023年海南省‘科创杯’取得初创企业组第3名和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信息技术赛道优秀企业奖。”慧诺云谱(海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志国博士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提出这项新技术的初心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可靠的数据,以植物真实需求为准,解决缺水智能化判别、病虫害早期预警、变量喷药处方图生成、产量预测与评估等问题,改变仍然在依靠经验模型的智慧农业发展现状。“目前,我们已经得到了针对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的测量结果,测量效果比较理想,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生育期的预测准确度小于4天,对产量预测准确率高于85%,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数据精度和普适性将不断提升。”
“产业版”植物表型物联网和“旗舰版”及“精灵版”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价格极其亲民。“这是我们专门为育种专家、农场主、农业园区和种植户设计的产品。新质生产力能否落地应用,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价格。再好的技术,价格不亲民,也无法真正普惠广大农业生产者。”韩志国说。
“产业版”具备9波段光谱,可以在田间和大棚里实现分钟尺度连续测量,深入挖掘作物冠层生理和病虫害信息,同步测量的温度、湿度、气压和光强,上传到“耘谱”物联网云平台后,进行实时“诊断”。该技术采用太阳能供电,在阴雨天气依靠电池续航能够达到30天以上,能够适应多应用场景苛刻复杂环境稳定运行的需求。系统采用了TLS加密,确保数据安全。配备的GPS定位、防盗报警、多级用户权限等功能,使得该技术的应用更加方便。此外,系统设计了开放的体系架构,具有非常优秀的拓展性,也可为其他外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