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贺州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约146.64亿元。
目前,顺来农业、启诚农业已建成5个海外仓,香芋、红薯、淮山等远销至港澳台、东南亚地区及欧美国家。
在2023年“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中,泰国达府美速市智民学校学生尹宝和邵本伟对贺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黄姚古镇和瑶族文化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来,贺州立足实际,抢抓机遇、找准定位,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优势项目纷纷落地,产业链不断升级,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今年9月,贺州市荣怀幼儿园开园,100多名小朋友在这里开启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贺州市荣怀高中二期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我们正在建设教学楼和运动场,预计明年9月投入使用。”荣怀集团副总裁胡彦飞介绍,荣怀集团立足26年来的办学、管理经验和经营思维、文化理念等,尽最大的努力,把东融教育城建设成一流的教育基地,为贺州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这是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bwin必赢官网入口贺州市引进的广西贺州市东融教育城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115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民办普通高中、幼儿园及基础教育其他阶段的学校,可容纳学生11500名。项目对带旺东融新区的“人气”,推动全市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有积极作用。bwin必赢官网入口
去年,贺州共组织12个产业合作项目参加大会集中签约,合同总投资约146.64亿元,涉及高端碳酸钙、农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教育等产业。其中签约企业有世界500强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行业领军企业2家,签约重点项目有贺州市蒙特利精密光学材料项目、东融肉制品加工全产业链项目和贺州市功能性粉料、母粒、废旧塑料循环回收及制成品项目。
东盟路上觅新机,贺州市以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依托良好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不断拓展合作渠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贺州,关联产业串成了线、连成了片,带活了一条条优势产业链。
平桂区200MW风电项目、富川瑶族自治县80兆瓦光伏发电及储能等项目的引进,串起了绿色低碳产业链,推动贺州产业向“新”逐“绿”协同发展。
从农产品单纯供给到就地加工,从特色业态无中生有到有中生新,从区域公用品牌到企业自主品牌……贺州正向着全链融合、产业更新的农业转型升级方向发展。引进贺州市昭澳茶业数字监造园项目、富川瑶族自治县现代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产业园项目等,就是贺州市推动茶叶、脐橙等传统农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生动例证。
在碳酸钙领域,贺州引进可降解新材料全产业链,使高端碳酸钙生产形成完整、可控、循环空间充足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目前,贺州高新区已批准15个可降解塑料项目建设,从原材料、改性材料、制成品全产业链释放近400万吨产能。贺州构建起“矿山开采—天然石材及工艺品—碳酸钙粉体—人造岗石—复合新材料—固废综合利用”的碳酸钙“一石多吃、吃干用尽”循环生态产业链,将资源特色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如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见证着中国与东盟友谊之树生机勃勃。
贺州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也日趋活跃,各种活动精彩纷呈,青年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9月2日,贺州市外派教师杨星炳、岑海彬、陈菊梅在柬埔寨端华学校推介贺州特色文化。在老师们的介绍中,柬埔寨学生感受到岭南文化与峰丛山水完美融合的千年古镇黄姚古镇的魅力,了解了以苦瓜酿和辣椒酿等为例的“贺州十八酿”的特点和制作方法,也品尝了贺州地方传统特色美食油茶。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柬埔寨学生了解贺州的生态景观和传统美食,还增进了双方的交流,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和贺州故事。
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贺州还积极参与各类主题活动,与东盟青年共绘一幅山水相连、手牵手、心连心的美好画卷。
朋友越走越近,邻居越走越亲。贺州正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为高质量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积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