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3月28日晚间,硅宝科技(300019)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9亿元,同比增长2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4亿元,同比增长11.04%。
公司立足于新材料行业,专注于从事高端有机硅密封胶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构建了包含高端有机硅密封胶、热熔胶、硅烷偶联剂、硅碳负极等丰富的产品体系,为建筑、汽车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下一代信息技术等国家支柱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高端配套材料。
2024年,公司围绕“建筑胶稳居龙头、光伏胶提质增效、电子胶树立标杆、汽车胶乘势而上、偶联剂多做贡献、锂电材料实现突破”的工作思路,通过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精益生产和管理效能,产销量再创新高,全年销售重量24.51万吨,同比增长34.38%,稳居中国有机硅密封胶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充分发挥建筑胶行业龙头地位和品牌优势,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公司产品成功应用于中国国际出版交流中心、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成都科创生态岛等多个重点工程和地标建筑。报告期内,公司建筑胶销售重量超15万吨,继续保持同比增长。
工业胶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品牌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应用领域,与行业头部企业和行业标杆客户开展合作,在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动力电池等领域均保持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工业胶产品实现销售重量同比增长22.66%,实现销售收入82665.40万元,同比增长17.45%。
热熔胶方面,2024年公司完成对江苏嘉好全部股权交割工作,2024年江苏嘉好实现营业收入102695.91万元,同比增长24.66%,实现净利润4932.59万元,同比增长8.34%,超额完成年度承诺业绩目标。
锂电材料方面,2024年,公司硅碳负极业务实现重大突破,完成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销售的关键跨越。产品线全面覆盖砂磨硅碳、普通硅氧等成熟产品及预镁硅氧、新型硅碳等高端系列,适配液态、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体系,并已通过多家工具电池和3C电池客户的测评认证。目前1000吨/年中试线稳定运行,bwin必赢官方授权平台累计实现百吨级销售,其中新型硅碳产品取得吨级突破。随着3000吨/年产能建设推进,公司正重点发力预镁硅氧和新型硅碳产品,深化与战略客户从研发到量产的全程合作,加速硅碳负极在高端电池市场的商业化进程。
公司坚持“走出去”策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有机硅密封胶、硅烷偶联剂、热熔胶产品已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公司实现出口销售收入29318.78万元,同比增长225.89%。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技术引领战略,研发投入11187.17万元,同比增长9.39%,全年开展重点研发项目100余项,研发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国家专利53件,其中发明专利47件;获得授权国家专利21件,其中发明专利13件;新增主导和参与制定标准7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荣获省级专利奖优秀奖1项。公司将以“材料+解决方案”双轮驱动,深化新能源、汽车电子、5G通信等高增长赛道布局,构建全球化技术壁垒,持续以创新材料科技推动产业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10万吨/年高端密封胶智能制造项目全面达产,bwin必赢官方授权平台有机硅密封胶产能21万吨/年,2024年产能利用率超95%;安徽硅宝8500吨/年硅烷偶联剂技改项目全部建成并投产;硅宝新能源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实施顺利,建成3000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生产线吨/年动力电池用有机硅粘合剂生产线吨/年聚氨酯密封胶生产线年投产使用。公司通过收购江苏嘉好,扩充11万吨/年热熔胶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公司粘合剂整体实力。
展望未来,公司表示,坚持以有机硅材料为主、其他新型材料为辅的发展战略,为国家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高端配套材料,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国际知名的新材料产业集团。公司将扩大生产规模,建设西南、华东、华南三大生产中心,巩固建筑胶行业龙头地位,提高工业胶市场占有率,积极布局新能源、锂电池材料行业,大力发展硅碳负极材料,逐步形成“双主业”发展模式。公司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成都、深圳、上海、北京四大研发中心,构建完善的研发体系,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公司将积极利用资本市场优势加快外延式发展,围绕新材料行业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开展投资并购,实现业绩持续增长,力争在公司创立的第三个十年实现产值百亿目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处罚委办公室一级巡视员罗卫建议:加快出台背信罪司法解释